山西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2012山西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1995山西农业大学毕业证样本
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我國著名高等農業學府,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山西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高校。現任黨委書記廖允成、校長(院長)趙春明。
 
 承續百年薪火,發展再創新篇。山西農業大學始建於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後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成為改革開放初全國99所重點大學之壹。在百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湧現出了壹大批傑出人才,其中,有晉中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張維琛等革命英雄;有譚紹文、鄭社奎等各級領導幹部;有鄭哲敏、莊文穎、高福等七位院士,王綬、張龍誌、徐錦堂等著名教授專家;更有數以萬計紮根基層、服務“三農”的基層幹部和農業技術人員。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山西農業科研的主要力量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重要力量。建院以來,以牛天堂、陳瑛等為代表的壹批農業科學家,先後育成全國第壹個高產矮稈高粱雜交種晉雜5號、全國第壹個抗蟲棉品種晉棉26號、世界第壹個蓖麻三系雜交種晉蓖麻2號,以及優質高產品種晉谷21號、晉麥47號、早青壹代西葫蘆、玉露香梨等新品種,為山西乃至全國農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著眼山西省高等教育和農業科研改革發展大局,決定山西農業大學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合署改革,成立新的山西農業大學。合署改革以來,學校推行“院辦校”“大部制”等壹攬子重大改革措施,整合資源、優化布局,邁開了改革發展的新步伐。
 
學科門類齊全,特色優勢鮮明。學校(院)現有太谷校區和太原龍城校區兩個校區以及遍布全省各地的研究機構,其中,教學單位22個,直屬科研院所(中心)19個。現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4個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學科專業涵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8個門類,擁有本科專業68個。初步構建了以農科為核心,向上遊生物學科和下遊食品學科雙向延伸,其他相關學科為支撐的學科體系。現有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農業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草學等9個省級重點學科。
 
專家名師薈萃,師資力量雄厚。學校(院)堅持實施“人才優先、人才強校”戰略,為改革發展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現有教師、科研人員及職工4381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38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33人,博士生導師110人,碩士生導師753人。現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4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7人,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2人,“青年三晉學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7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3人,省科技功臣7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1人,全國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29人。
 
 堅持立德樹人,各類英才輩出。學校(院)現有在校生2.5萬余人。其中,本科生22813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2426人。現有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建校以來,先後培養了15萬余名各類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業,為山西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學校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省部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100余項,在“挑戰杯”等競賽中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項224項,開設本碩統籌培養實驗班、卓越農林人才實驗班、創新創業先鋒班,湧現出了以全省首個“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江利斌為代表的壹批優秀學子。學校(院)積極推進對外合作交流,與美國歐柏林大學有長達百余年的合作歷史,與新西蘭梅西大學、奧克蘭理工大學和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等10余所大學開展交換生項目,先後有來自伊朗、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學生來校求學。
 
創新驅動發展,科研成果豐碩。學校牢固樹立“創新為上”的發展理念,打造壹流創新生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目前,依托學校(院)建設黃土高原東部旱作節水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農業農村部黃土高原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制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國家功能雜糧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部級創新平臺51個,山西省重點實驗室、“1331工程”創新平臺等省級創新平臺52個,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態環境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等資質8個。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24個。“十三五”以來,獲得各級各類成果獎勵1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壹等獎8項、二等獎39項;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749項,其中,國家審(鑒)定品種36個、省級審(認)定品種194個,國家標準1項、地方標準253項,國家植物新品種權47項、授權專利1524項;發表學術論文6305篇。主辦《山西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7個專業刊物。
 
科技示範引領,服務農谷建設。山西“農谷”戰略實施以來,學校(院)發揮自身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科研優勢,組建完成“三院五中心”等科研平臺,匯聚壹批功能農業(食品)領域的高端人才,聚焦有機旱作農業、功能農業(食品)等領域的重大科研項目,形成了壹批標誌性、創新性科研成果。2019年晉中國家農高區獲批建設,學校(院)進壹步整合院所資源,創新融合機制,積極服務晉中國家農高區(山西農谷)成為國內壹流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產業高地、開放高地、人才高地和農村改革先行區。學校(院)秉承“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把科技播撒三晉大地”的理念,面向11個市、90余個縣區開展技術推廣服務。近年來,有近200多支科技服務團隊活躍在全省農業生產第壹線,推廣新品種400多個,集成配套521項高產高效技術,累計建立核心示範田21萬畝,輻射推廣560萬畝,培訓涉農管理幹部、技術人員、企業家等50萬人次,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累計超過13.12億元。學校(院)積極開展校(院)縣合作,依托縣鄉村三級托管組織體系,在山陰、平遙、翼城等地探索推廣“H型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推廣面積達到20多萬畝;形成隰縣玉露香梨、和順太行雲牛、陽曲藝機壹體化有機旱作農業、靜樂藜麥、萬榮臨猗蘋果、廣靈有機食用菌等地方特色主導產業。2018年啟動實施“助力攻堅深度貧困呂梁行動”項目,形成了“市縣——學院——專家——團隊”對口幫扶模式,重點圍繞食用菌、紅棗、核桃、養蜂、中藥材、小雜糧、馬鈴薯等產業開展技術示範推廣,為當地產業扶貧提供了有力支撐。近年來,大力開展“5+30”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行動,探索不同區域、不同類項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路徑。
 
辦學條件優良,讀書修學聖地。學校校園面積3515畝,建築面積125.3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32.8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設備總值9.98億元,有紙質藏書185萬余冊,紙質期刊1360余種,電子圖書329.3萬冊。學校是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太谷校區校園內“山西銘賢學校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完整保存了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建築群,是山西省近代教育史、農業發展史、中西文化教育交流史的鮮活史料。
 
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學校(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正在向著建設成為“國內壹流、國際有影響、地域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應用型大學”的奮鬥目標闊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