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

2023-10-25 02:45 来源:未知 点击:
2014西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2003西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2002西北工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样本
西北工業大學(以下簡稱西工大)坐落於陜西西安,是壹所以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是國家“壹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學校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七五”“八五”均被國務院列為重點建設的全國15所大學之壹,1995年首批進入“211工程”,2001年進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學校”“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和表彰獎勵。學校秉承“公誠勇毅”校訓,弘揚“三實壹新”(基礎紮實、工作踏實、作風樸實、開拓創新)校風,確定了“五個以”(以學生為根、以育人為本、以學者為要、以學術為魂、以責任為重)的辦學理念,紮根西部、獻身國防,歷史上書寫了新中國多個“第壹”,今天在創建壹流大學和壹流學科上續寫新的輝煌。
 
學校辦學資源富集,學科特色鮮明。現有學生31000余名,教職工4200余人,占地面積310余萬平方米,設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國際教育學院、教育實驗學院、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等26個學院。擁有71個本科專業,37個碩士學位壹級授權學科,23個博士學位壹級授權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等5個學科群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進入前1‰,形成了以三航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電、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和人文社科學科群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為建設世界壹流學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效顯著。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壹體”的人才培養觀,著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追求卓越、引領未來的領軍人才。歷史上,鑄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水中兵器、火箭發動機等6個學科的全國第壹位工學博士由我校培養。據不完全統計,在我校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的20多萬名校友中,有48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和65位將軍,48位兩院院士,還有6位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在航空領域,壹半以上的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為我校校友。中國航空工業成立60周年紀念表彰了10位“航空報國特等金獎”,6位西工大校友獲此殊榮,從2005年至今的14屆航空航天月桂獎獲獎者中,有23位在西工大學習、工作過;在航天領域,從早年的“航天三少帥”中的張慶偉和雷凡培,到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等,壹大批西工大傑出校友擔任集團公司、院所、企業黨政領導幹部及副總師以上職務,相繼為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航海領域同樣有大批的傑出校友活躍在船舶工業、水中兵器行業的重要管理崗位與核心技術崗位上,英才輩出,不勝枚舉。大批西工大學子成為行業精英、國之棟梁,在人才培養領域形成了獨有的“西工大現象”。
 
學校註重引培並舉,師資力量雄厚。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師德師風第壹標準,建設適應世界壹流大學發展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推進以準長聘制度為突破口的人事制度改革,調動激發隊伍活力。設立人才特區引育平臺,匯聚高端人才。實施從青年教師到傑出學科帶頭人全過程的“翺翔人才工程”,構建青年教師成長支持體系,建設層級合理的人才梯隊。優化完善人才評價制度,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導向,逐步建立分類別、分層次、分崗位、分學科的考核評價機制。打造優質基礎教育,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人才解決後顧之憂。學校匯聚了壹支由300余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為骨幹,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質量優異、特色鮮明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兩院院士(含外聘)36人、長江學者41人、萬人領軍計劃人才1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3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國家級團隊26個,設有21個博士後流動站。
 
學校加強教育研究,教學成果豐碩。在每四年評選壹次、代表全國教育教學最高榮譽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校屢獲佳績:2014年獲國家教學成果壹等獎2項、二等獎4項;2018年作為第壹完成單位獲國家教學成果壹等獎2項、二等獎4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獲壹等獎1項、二等獎1項。建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我校是歐盟QB50項目(歐盟大氣層探測計劃)亞洲區唯壹發起單位與亞洲區總協調單位。學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獲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飛天創客空間入選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十三五”以來,我校學生在多項國內外競賽中累計獲獎2200余項。2016年翺翔小衛星斬獲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冠軍。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獲金獎1項、銀獎2項、銅獎3項,MBA專項賽金獎1項(西部高校唯壹獲此獎項高校),並獲大賽“校級優秀組織獎”。2019年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特等獎1項、特別壹等獎1項(均為陜西唯壹獲此獎項高校),獲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國家級特等獎1項。2020年獲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最佳創意項目”1項。與此同時,在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等多項賽事中,學校均位居前列。
 
學校強化科研創新,科技貢獻突出。充分發揮“三航”特色優勢,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歷史上,全國第壹架小型無人機、第壹臺地效飛行器、第壹型50公斤級水下無人智能航行器和第壹臺航空機載計算機均誕生在我校。現建有8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防科技創新中心,5個國家地方聯合創新平臺,124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學校重點參與了大飛機、載人航天與探月等10個國家重大專項的論證及科研攻關,深度參與了兩機專項論證、神舟系列飛船研制,是“為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作出貢獻單位”的兩所高校之壹。學校開我國無人機研制之先河,實現我國第壹個整套無人機系統、第壹個無人機生產線等出口海外,擁有我國唯壹的無人機特種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無人機系統國家工程中心,目前正在籌建我國第壹個專業的無人機測試中心,擁有獨立的不限高本場空域,全面推進無人機科研與產業發展。國慶60周年閱兵中,整個無人機方隊由我校自主研制生產;建軍90周年閱兵中,我校無人機第二次以整個方隊入列閱兵式,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國慶70周年閱兵中,我校無人機再次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國家三大獎15項,省部級壹等獎41項,科研經費到款累計超過120億元,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學校加快成果轉化,服務社會能力增強。在鼓勵潛心研究學問、專註教書育人的同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政產學研融合發展。學校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瞄準西部大開發、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長三角區域壹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發展機遇,與地方政府開展深度合作,發起成立了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陜西網絡創新研究院、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等創新機構,協同推進“翺翔小鎮”、環西工大創新帶建設,紮實推進北京、上海、重慶、深圳、青島、寧波、太倉等異地創新機構的建設。學校積極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獲批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依托優勢學科創新成果培育的鉑力特、鑫垚等壹批高新技術企業在陶瓷復合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高端裝備制造、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源頭,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西工大模式”。
 
學校推進全球合作,國際地位提升。堅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亟需和“雙壹流”建設,構建了以歐洲為重心、拓展俄烏、輻射全球的世界壹流大學國際合作網絡。學校先後與280余所海外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親密合作關系,世界大學排名TOP200的合作高校達到58所。在QS、THE、U.S.News、ARWU等世界四大主流大學排名中位次顯著提升。2014年,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比利時首相共同見證下,學校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VUB)簽署最重要合作夥伴協議;2016年,西北工業大學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正式獲批,成為我國西北地區第壹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並於2020年獲批碩士研究生層面中外合作辦學資格。學校擁有13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平臺,包括8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4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1個國家級引智引才示範基地,以及67個校級中外聯合研究機構。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180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被學校授予名譽教授等榮譽學銜,其中11位外國專家榮獲“國家友誼獎”,獲獎人數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居工信部及陜西高校首位。學校發起成立了“壹帶壹路”航天創新聯盟、中澳工科大學聯盟和“壹帶壹路”文化遺產國際合作聯盟等多邊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學校積極拓展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合作成立航天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與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合作成立“壹帶壹路”工程教育培訓中心。
 
在創建世界壹流大學和壹流學科的新長征路上,西北工業大學將努力紮根中國大地,著力提升服務國防科技工業、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和推動世界科技進步的能力,堅守使命,改革創新,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開放的胸懷,更加紮實的工作,為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壹流大學再譜新章!